:::

校友暨公關服務組
校友暨公關服務組Section of Alumni and Public Relations Service

:::
2020/02/03
校友暨公關服務組

(關鍵評論)「產學」與「科技」助攻,讓瀕臨消失的台南後壁、花蓮萬榮、台中外埔成功創生

文:劉郁葶、 吳季庭(政大新聞系)、廖采潔、 予恆生(政大傳院不分系)

「轟—隆—隆— 」曳引機的聲響劃過農田,坐在駕駛座的農人儘管髮已花白,長繭的雙手仍奮力操作方向盤,控制著龐大的機械在田中穿梭,就為了將堅實的土壤翻鬆。四目所及,附近的農田多已荒廢,除一條主幹道外,旁邊都是泥巴路,要到便利商店需走上半小時,這是台灣的農村常見的場景。

台灣的農村曾是穩定生活、支撐經濟及充滿人情味的社會基盤,然而,伴隨國家產業結構變遷,鄉村人口老化、人口外移、出生率降低,如今竟成為「地方消失」的國安危機。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已在去年點出,全台灣有134個鄉鎮區有地方消滅危機,更訂2019為地方創生元年,以期能均衡台灣發展。近年來,全國各大專院校的學生,也開始投入創生計畫,運用科技爲地方帶來產值,地方在「產學」與「科技」的助攻下,慢慢有了生機。

國發會副主任委員郭翠玉表示,「地方創生簡單來說,就是找出當地的DNA,發展自己的產業、創造就業機會,最終的目的是達到區域均衡」。

目前全台有七成以上的人住在五都,北部地區的人口超越全台總人口數的一半,存在著嚴重的人口不均衡的問題 134個面臨消失的鄉鎮中,多半是以農業為主的農村,郭翠玉指出,解決農業問題,即是解決地方的產業問題,人口就不會繼續流失。「如果人口一直流失,未來連維持基本的生活機能都有困難」,如學校要併校,醫院、商店或菜市場都無法營運。

面對這樣的困境,郭翠玉認為,可藉由科技減緩當地的人口流失。科技能維持城鎮的機能,改善生活品質,讓居民願意留在當地。例如透過「智慧運輸」,當地居民得以知道大眾交通工具的時刻表;藉由「智慧醫療」,年長者能在遠端接受醫療服務。此外,科技也能提高農業的產值,例如智慧農業讓農民省力、減少成本。

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委郭翠玉與台灣創生計畫地圖合影 | 郭翠玉提供

地方創生除了透過科技,當地大學的參與也是一大助力。郭翠玉指出,大學是很好的人力資源,因大學就近在地,可協助盤點地方的DNA,師生能和當地的鄉公所、居民一同討論創生的願景,提出符合當地需求的創生計畫。此外,大學有各樣的科系,結合知識和技能全面地協助地方創生。例如,大學教師能協助創生計畫的規劃、推廣教育訓練;農學院學生進行產品開發、生產技術,將初級產品加工成高產值的產品 ;大眾傳播系學生為產品包裝設計、建立品牌;觀光系學生為當地設計旅遊體驗,不同的專業領域都能協助地方創生。

以下就台南後壁區、花蓮萬榮鄉、台中外埔區三個被列為瀕臨消失的地區,探討在「產學」與「科技」的助攻下,如何改善當地的農業、創造地方價值。

 菌種多樣化,成大復甦後壁區農田

2004年紀錄片《無米樂》轟動台灣社會,以菁寮4位老農民反映農村的實況和問題,拍攝地點就位於台南的後壁區。12月的烈陽下,放眼望去,一片片不著邊際的稻田,中間有無數田埂橫貫其中。剛收割過後的田裡,曬乾的稻穀井然有序地排列著,伴隨著風而來的是稻穀陣陣的清香。後壁區是台南市水稻耕作面積之冠,台南水稻一期作種植面積約一萬四千公頃,而後壁區就占了其中約24%

台南後壁區的人口有23千多人,其中,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為24.91%,屬於超高齡社會。「我們這裡的農人平均年齡70歲以上。」游麗華苦笑著說,原是家庭主婦的她,隨著當警察的丈夫退休後,將後壁區原本租給別人耕種的土地收回來,和丈夫一同回歸田園生活,目前擁有四塊採用自然農法及兩塊慣行農藥施肥的田地。她描述夏日天氣過熱,生活作息都是趕在太陽上工前及下山後,早午各下田兩小時已是身體的極限。然而,辛勤的耕作種出飽滿的稻穗,卻有「倒伏」的危機。由於根部無法支撐結出來的果實,稻穗在頭重腳輕的情況下,而掉落在水田中。

所幸,透過友人的介紹,和成大合作使用數據分析、微生物技術等方式,以新的技術種田。

游麗華及友人劉真妮介紹自然農法 | 吳季庭攝

成大生命科學系教授蔣鎮宇說道,「長期使用農藥使得土地中的菌種單一化。」目前指導成大創生計畫的他,提到稻作倒伏的根本原因,是由於土壤加過多的化肥,過盛的營養使得果實過於沉重,根部無法支撐。於是他在土壤中施加多元的菌種,讓土壤恢復原始的狀態,稻米的根部因而變得強壯,倒伏的情形也會大幅減少。一般而言,計畫需費時2年使土地恢復健康,相較於被人為破壞的稻米根部,改善過後的稻米,根的廣度會增加以強化抓地力,師生也會依據葉子顏色深淺,觀察實驗室的菌種作用的情形。

 「剛開始被其他農民嘲笑,覺得我們不用慣行農法,產量怎麼高?怎麼賺錢?」游麗華回想,剛開始鄰居等著看笑話,由於自然農法和慣行農法適合的稻米品種不同,使用慣行農法耕種的稻米,一年兩期平均的收穫約有1820刈(約36袋米);而自然農法約只有1011刈(約20袋米),使用自然農法的稻米品種本身產量就是偏低。儘管如此,她強調,由於有成大技術的幫助,在2019年的兩期使用自然農法的稻作,都沒受病蟲害和倒伏的摧殘,總產量較去年提高20%。對她來說,大地的健康是無價的,只要做對的事,別人怎麼看都不重要。

(註:一刈是100台斤,1袋米50台斤)

游麗華表示,小農沒有固定的銷售管道,儘管農會有收購價,但價錢不高又不穩定。她舉例,今年的稻米的收購價原每百台斤要近千元,後來竟只剩九百初頭,時好時壞的收購價,使得小農難以有穩定的收入。對此,蔣鎮宇表示,應該透過加工使米的價值提高,目前成大已成功將台灣的米釀造成清酒,希望打造價值上千元,如同日本清酒大吟釀等級的高級酒。「有米給米,有技術來生產」,這是未來蔣鎮宇期望的合作模式,農民將米直接提供給廠商,由有技術的廠商負責釀造,在雙方不會有負擔的方式合作,創造出雙贏的成果。

對於後壁區年輕人外移、勞動人口老年化,蔣鎮宇舉出年輕人不願意務農的原因:「除了賺不到錢外,還有健康問題。」年長的農民戴著面罩在田中噴撒農藥,長年累積下,不僅危害身體健康,也造成土地的負擔,當地年輕人不願重蹈覆轍。然而,成大的團隊裡,有不少年輕人為了後壁的發展持續奮鬥,團隊一共有23名的學生及助理。其中,從成大生命科學所碩士畢業的黃名邦,為了改善家中務農的經濟,一畢業就決定留在學校開發總基因體技術。他期望透過科技幫助更多的農民,並穩定米的品質,替後壁區的米打造如同池上米般的響亮口碑。

成大生命科學系教授蔣鎮宇談論總基因體的運行 | 吳季庭攝

成大科技創生的計畫已進行第三年,共幫助後壁區8位農民,平均提高20%自然農法的稻米產量。以屏除慣行農法為目標,成大師生致力於以土地原始的抵抗力,降低稻米的折損率,並研發清酒技術,提高米的附加價值。「有錢,人才會回來。」蔣鎮宇談到,人口外流最根本的問題是經濟,地方創生需一步步經營,改善當地的弱勢並發展特色產業,讓整個地區的經濟重新復甦,年輕人有發展的機會也才願意回鄉。

小地方大格局,慈濟大學創立合作社

香醇的豆漿、圓胖的芭蕉、新鮮的雞蛋,小小的架上擺放著商品,視野所及的存貨不多,就連僅剩的一盒雞蛋,也貼著訂購人的標籤。這裡是慈濟大學的食在永續消費合作社,致力為花蓮地方小農提供友善、公平的販售通路。「互通有無,是這裡的特色。」合作社員兼慈大體育中心主任黃森芳老師表示,他來店裡察看自家種的木瓜銷售狀況,平常除了來看水果有沒有賣出去,還會多帶幾瓶醬油回家。

食在永續消費合作社 | 廖采潔攝

合作社外貼著雞蛋認購傳單,雞蛋來自花蓮縣萬榮鄉的紅葉村,萬榮鄉被國發會列為地方創生優先推動鄉鎮,正面臨人口流失問題。這個人口僅六千三百多人的鄉鎮,和面積僅有萬榮1/55的羅東有著差不多的人口數,不僅如此,老年人口占9.13%,屬於高齡化社會。

萬榮鄉超過九成是原住民,聚集賽德克族長者的紅葉村,許多過著獨居生活,缺乏人際互動的環境下,甚至有人罹患心理疾病,每兩至三個月要到醫療機構追蹤病情。紅葉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林榮輝,便推行養雞計畫,讓老人養20隻蛋雞,藉由養育動物所產生的情感交流,排解孤單的心理。合作社負責人、食在永續計畫主持人邱奕儒近一步解釋,許多老年人小時候都幫家裡養過雞,所以比起其他動物,更能產生療癒效果。

這樣非典型的生產模式,便由合作社收購販售,一顆蛋賣12元,老人家賺8元,運輸業者賺2元,合作社賺2元。部落長者一天約160元的收入,足夠他們每天買到足量均衡的食材,且能因擁有經濟能力而獲得成就感。平時處理雞蛋的清洗和包裝,都在林榮輝家進行,大家邊工作邊聊天,原本互不往來的人們,因此維繫起關係,心理狀況也逐漸好轉。合作社的銷售通路,為沒落地方創造經濟收入,聯絡在地情感,帶來新的生機。

合作社只是計畫的一環,大學也開設相關課程,販售農產品之餘,也將學生帶入農業現場。與紅葉村相配合的課程「創意農村大作戰」,自兩年前開設,108學期有16名修課學生,他們帶著部落學童進入紅葉村,觀察蛋雞的飼養狀況,將捕捉到的寄生蟲拍照紀錄,再由相關專業的大學生指導生物知識,使教學資源相對匱乏的部落小學,利用環境優勢與大學的輔助,培養部落學童對自然的興趣。

食在永續計畫自106年推行至今,目標是建立對生產方、環境以及消費者永續的經濟模式。邱奕儒認為,地方凋敝的原因在於大財團壓低成本,以低價策略佔有市場,使小型生產者無法競爭;然而,近年主管機關對於「發展」的想法過於片面,讓大品牌進駐地方,資金外流到大集團手中,使地方經濟體無法凝聚,進而阻礙發展。合作社的有機米來自青農團體「花蓮伍GO農」,他們在花蓮壽豐鄉租地,種植稻米、黑糯米、玉米等作物;其中一位成員呂琬婷分享,最大的瓶頸就是產量不穩定,導致沒有固定的銷售通路配合,使市場無法擴大。

對此,合作社接收許多主流通路「不想賣」的商品,給予小型生產者加入市場的機會,目前規模雖然不大,但合作社給予地方小產業重要的前景。邱奕儒表示各方面都還在摸索,自9月開幕至今,平日由學生排班收銀、點貨,也有教職人員協助記帳,目前累積86位社員,每人平均一個月消費近千元,社員也會帶自家種的農產品來賣。訪談到此時,店裡突然湧入到慈濟大學參加活動的阿姨們,將整盤青綠的芭蕉一掃而空,他們在返回西部前想帶些新鮮的水果。

民眾到合作社消費 | 廖采潔攝

未來合作社會將社員從大學擴充到醫院體系,計畫利用大數據分析社員的消費習慣,提供資訊給農民,擬定耕種策略。計畫成員江允智說明,農業的風險很高,不只天災妨礙收成,產量過剩也會導致價格下跌,所以根據實際狀況做風險評估,施行計畫耕作,能使農民避免賠本的慘況,進而改善收入。

計劃的教學團隊在設計課程時採上學期知識教學,使學生在進入農業現場時,能夠具備充足的背景知識,下學期才地方實作。雖然計畫利用課程,培養學生投入地方、解決問題,但江允智表示,僅有三成的學生會在下學期繼續參與實作課程,這也反應了地方創生的困境──年輕人不願意留鄉發展。

地方產業是創生的動力,帶來工作機會與產值,然而,創生不僅是大企業的進駐,更在於對當地居民的照顧,為他們帶來經濟收入。合作社只是復甦地方的開端,強調所有勞動與付出都該獲得應有的報酬與機會,提倡友善環境與生產者的消費模式,才能使「小地方」繼續存在。

貨出得去、消費者安心買,修平科大解決產銷失衡

「政府時常告訴你轉型,但沒有告訴你市場在哪裡。」這是台灣農民面臨轉作有機時的心聲,修平科大社會責任辦公室主任李文明副教授表示,近年政府時常鼓勵農民轉型,在實際執行上,偏鄉農民面臨較大的問題是該如何把農產品賣出去。修平科大希望解決農業「產銷失衡」的問題,舉位在大甲溪與大安溪之間的台中市外埔區為例,該區從農人口佔了總人口的40%,如何在轉型的過程中解決農產銷售的困境,是當地正面臨的問題。

20191214日的週六下午,台中市南屯區大正街上的「精銳米蘭」社區的中庭在舉行小農市集,住戶走幾步路即可購買到農村的有機農產。無論是牧場直送的紅殼雞蛋或新鮮蔬果,都能在網站上下訂單後,直接送達大樓管理室,這是修平科大所執行的的「霧太達利安心家」計畫。台中市已有超過10棟社區大樓參與合作建立取貨站,民眾可在線上買到免運費的新鮮有機農產,並於自家大樓取貨。參加計畫的外埔區有機芋頭小農吳桂圓表示,辦公室協助讓他們「從農村走進都市,走進社區,走進大廈。」

民眾在取貨站市集購物 | 修平科大社會責任辦公室提供

計畫的發想源自主修工業工程的李文明,他將「豐田生產方式」(Toyota Production System)又稱「後拉式制度」套用在農業產銷上,有別以往利用大量生產推動銷售,相反的,他們先了解市場的需求量,再決定生產量,不僅可以避免過度生產,也可減少囤貨。有鑑於此,李文明落實了全民契作的想法,「霧太達利安心家」平台讓方便契作的農民,管控生產的作物品項、產量以保障收益。

「台灣消費者有個特點,他沒有看到東西,他不會跟你買。」為了打開取貨站的知名度,修平科大除了會在取貨站開幕時主辦小農市集,也會不定期與社區大樓合作舉辦市集、米食DIY等活動,讓消費者直接接觸農民。辦公室也和社區大樓成為夥伴關係,舉辦「食農教育」的相關活動。台中市大里區的「大砌四方」社區就曾邀請小農們參與市集,推廣有機、產銷履歷及檢驗無毒之優良農產品,小農會帶著住戶一家老小親手做壽司。透過面對面交談,民眾瞭解他們所訂購的農產品是來自哪裡、栽種的方式,對食材品質更加安心。

李文明表示,「霧太達利安心家」至今累積30幾萬營業額,單看平台的成績可能不太亮眼,但是參與過市集的小農都表示合作經驗相當愉快,因為市集的每家攤位平均可達到一萬元的營業額。每場市集約有20家小農進駐,光是一天就可創造20萬營業額,線上訂購平台加上線下20幾場市集總計收入突破600萬,收益全部歸於農民。不僅農民多了額外的收益,也造福消費者,如果適逢農忙期間農民不方便擺攤,也可請學生協助顧攤。

李文明說到未來的計劃,除了持續拓展取貨點外,希望能將小農市集打造成高質感的文化市集,把友善農業、食品安全等新的農業消費文化帶入都市。「霧太達利」試圖解決農業「產銷失衡」的同時,也拉近了消費者與農民之間的距離,帶動消費者對於產地的關注。有社區也和農民合作,舉辦採收芋頭等農業體驗活動,解決農業季節性缺工,也帶動觀光收益。

與計畫合作的農民,不乏來自台中市外埔區、后里區等被國發會列為優先推動地方創生的地區,當地的年輕的農民在創業之初,往往沒辦法像資深的農民一樣從農會獲得資源,導致不少有心經營友善農業的青農望之卻步。「霧太達利」替所有農民創造通路,給予他們更多機會與消費者交流,進而把在地農業發揚光大。李文明認為地方創生的關鍵在「有沒有人」,地方創生往往存在的迷思在於,人們認為將外頭的產業與人帶進來,就能振興地方的產業,李文明卻直言:「我覺得那是假的。」李文明認為,要創生地方並不是將產業帶進來,而是試圖讓在地人領導原有的產業文化,才能不失為地方創生的核心價值。

大學所實行的地方創生計畫,著眼於提升在地居民的生活品質,使地方的人口不再流失,當在地的機能提升、產業復興後,人口才會逐漸回流。從這三個案例,分別看見各大學從技術研發到開發銷售通路,透過自身優勢為地方量身打造創生計畫,搭建起科技、青年與地方的橋梁,協助凋零的鄉鎮復甦。與此同時,創生計畫讓青年看見產業發展的可能性,對地方的責任感也逐漸萌芽,未來返鄉的機率也隨之提升,最終達到人口均衡的願景。

來源:https://www.thenewslens.com/article/130652